今天,正当我们大谈特谈我们灿烂的黎族文化时,正当我们唱歌跳舞织锦开展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活动时,我们不能忘记一个研究、记录、传承我们黎族文化的第一人,竟然是个外国专家。6月12日下午,白沙在线小编从“重走史图博之路”调查组获悉,由海南省博物馆、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组织的“重走史图博之路”暨海南大型民族学田野调查活动,昨天走进白沙,先后到牙叉镇海旺老村、白沙苗村、白沙民族博物馆、白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了解黎村、苗寨的变迁。 据了解,1931年-1932年,正当我国还处于战乱、饥荒,文化荒漠时,时任上海同济大学生理学教授、生理学馆主任的德国生理学家、耶拿大学教授史图博,先后两次深入海南岛西南部和中部山区黎族聚居地,深入调查黎族文化和田野情况,并形成著作《海南岛民族志》。该书是最早从民族学、民俗学等方面论述了黎族的服饰、生产以及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的情况,堪称历史巨献,对研究黎族文化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。 “史图博堪称海南黎学研究方面的鼻祖。”海南省博物馆征集部主任王辉山介绍说,因为史图博最早从民族学学术上,比较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了黎族文化和苗族文化,并出版《海南岛民族志》一书,用260多幅当年的照片,记录了30年代黎族人的生产、生活情况和服饰穿着、文化情况。 据介绍,《海南岛民族志》一书也是迄今为止,国外专家最经典、最著名、最早研究黎族文化的著作,为现代人研究黎族文化,从基础性方法上、方式上,做了非常好的铺垫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献价值。史图博甚至最早把黎族分为润方言、哈方言、杞方言、美孚方言四个方言区(因为他当时没有到赛方言地区)。他也是最早收集海南黎族服饰、刺绣品、骨制品和竹制品等文物的专家。史图博的调查,从某种意义上保护了黎族文化。目前,他收集的300余件目前分别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、南京博物院以及民族文化宫博物馆。 王主任说,此次重走“史图博之路 海南岛大型民族学调查”是一次专业、学术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活动。活动由故宫博物院、民族文化宫博物馆、海南省民族学会、海南师范大学、海南省博物馆、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、学者组成。中央电视台“探索发现”栏目也现场跟拍。活动将沿着海口、儋州、白沙、昌江、乐东、五指山、琼中、澄迈等市县展开,考察组将重点考察沿途少数民族聚居地,探访当地的黎族、苗族人生活情况。(白沙在线) |